今天是廣島核爆六十七周年的日子。
對於很多現代的台灣年輕人來說,這一天和我們似乎已經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事實上,六十七年前(1945年)的台灣還是日本的合法領土。若當年的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沒在廣島與長崎投下二枚原子彈,或許日本不會選擇無條件投降;而台灣現在可能還會是日本的領土。
以下漫畫節錄自東立出版社《戰空之魂8》《十八試陸上偵查機 景雲 神的眼睛》之部分片段。本文僅做為太平洋二戰歷史教學,不另做任何商業用途。(註1、註4)
歷史上第一顆投下的原子彈,俗稱小男孩 (英:Little Boy 日:リトボーイ)
主要投彈點為廣島市中心島醫院上空600公尺處;半徑2km內建物與人員幾乎全滅;半徑4km以內被波及處嚴重損害。
但事實上,在美軍的規劃中,原定的投彈目標是-京都。
昭和20年(1945年)6月,美軍僅針對京都的西陣、東山、太秦進行小規模飛航空襲。與其他日本大城市相比,京都的空襲損害是全國最少的。因此拿來作為原爆試驗是最適合不過的了。但最後因美軍考量到京都的軍事設施很少、但具歷史價值意義的文化資產十分豐厚,投下原子彈後所造成的世界性歷史責難與壓力可能會令美國軍方無法承受,因此最後中止京都爆擊計劃。廣島與長崎,就成了日本文化的犧牲替代品。
▲1945年4月美軍原爆投下目標的選定會議最初決議的都市優先順序為: 京都、廣島、橫濱、小倉
▲原定的京都投彈點:梅小路機關車庫
順便來說說當時台灣的美日軍事行動狀況:
7月05日:美機集中轟炸新竹市區與飛行基地
7月10日:駐台日本海軍終止神風特攻作戰計畫
7月18日:美機連續多日在臺全島進行低空偵照;美總統決定對日使用原子武器,削弱日軍戰力
7月19日:美機大肆轟炸台北、新竹市區與飛行基地
7月21日:日本南方軍自南洋撤回台灣的各式飛機達131架,支援決号作戰
7月26日:美國發表波茲坦宣言,促日無條件投降
8月02日:日大本營下令高雄警備府支援丹四号作戰
8月06日:高雄警備府截獲美航母戰鬥群返航烏里西泊地之電訊;美機在廣島投擲原子彈
8月07日:日本海軍神風特攻第五御盾隊轉場至台東飛行基地,準備進行丹四号作戰
8月09日:美在長崎投擲原子彈
8月10日:美機轟炸南台灣各大城鎮,為終戰前最後一次對台空襲,日本請托瑞士洽談受降條件。
8月11日:日大本營下令各地日軍停止一切攻擊行動
8月14日:日本天皇於深夜十一時發布終戰詔書
8月15日:日本正式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謹在此向所有於此次原爆空襲死傷之日美雙方軍民百姓致上最深敬意;並希望後世的人們可以永遠記得這段歷史、記得他們所做的犧牲,以及珍惜現在和平的美好。
註1:本文漫畫片段出自《戰空之魂8》天沼俊 著/東立 出版日:2003/12/11 ISBN:9789861124032
註2:本文地圖與日本土相關資料出自《面白くてよくわかる!太平洋戦争―日本の安全保障史、外交史を知る大人の教科書》太平洋戦争研究会著/ 頁161、163
註3:本文台灣相關戰史資料與數據出自《台灣航空決戰》鍾堅 著/麥田 出版日:1996/03/15 ISBN:9789577083685 頁367
註4:若上述出版社認為此歷史教學有所不妥,請來信或留言告知,必當第一時間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