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老店的文章寫完後,有網友告訴我在台北還有另一間台南口味的碗粿店,看了一下店位置在下班路線附近,今天下班後直接衝到艋舺龍山寺準備大快朵頤一番。
因為是第一次來,所以單純就口味與心得跟大家分享:
【以下內容可能有個人口味認同與推薦成分,實際口味與用餐狀況僅供各位參考。】
這間店跟台南大部分的碗粿店一樣只賣二樣小吃:台南碗粿(40)和虱目魚羹(35)
一開始我各點了一份來吃,端上來的碗粿和魚羹的色澤與香味和過去我在台南吃到的記憶相同,桌子旁邊放的也是我所熟悉的鋼叉。
因為碗粿與羹都需事先做好,所以我才剛坐下來,店員就上菜了。灑上胡椒粉用湯匙攪了一下魚羹,先喝小一口。嗯,沒錯,這魚羹的口感很清爽,甜甜的勾芡有著我小時候的回憶。和我念的小學旁邊那間畫著老虎招牌的碗粿店內的味道一樣。
虱目魚肉吃起來不腥,帶有一點魚肉本身該有的甘甜;湯裡除了虱目魚外,和我個人的台南經驗一樣,湯裡也有竹筍刨絲。
換碗粿了...
拿起鋼叉切一小塊沒有餡料的粿放進嘴裡...有!!!有像!! 根本就一樣!!!(我在內心大喊著...)
接下來我在台北開始重新尋找碗粿的內容記憶點名...
▲火燒蝦仁 有!!!
▲超大塊的肉角 有!!!
▲蛋黃 有!!!
▲紅蔥頭 有!!!
▲旁邊還有蒜頭泥汁可以加 有!!!
就這樣我在台北艋舺這間被人潮與車流淹沒的店裡,重新確認找到了屬於我個人過去在台南的碗粿記憶。那原本是我每個月回台南都會去吃的小吃,現在我在台北也找到了相同的味道與記憶。
在吃的過程中,店長站在保溫蒸籠前,一面用標準的南部腔操著台語跟店員幹部講話,他們聊的是關於是否要讓家裡孩子來店裡打工的事,雖然我對別人的家務事沒興趣,但聽著和家鄉相同的台語,內心覺得實在又親切。
我有點責怪自己為什麼到現在才發現這間店?為什麼明明是那麼常來的老艋舺,卻到今天才在這裡找到另一個屬於我台南記憶的影子。
一碗碗粿吃完,給了老闆一個眼神,再來一碗...雖然我下周就要回台南了,但是今天,就來開個台南趴吧!哈哈哈哈哈!!!!!
送大家一首文夏的『黃昏的故鄉』這是今晚離開店後,我騎著車在華中橋上快樂哼的歌~~~
小南鄭記 台南碗粿
地 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216號
電 話:02-2306-0935
檢視較大的地圖
註1:以上內容可能有個人口味認同與推薦成分,實際口味與用餐狀況僅供各位參考。
註2:本文僅推薦給同樣隻身在北,思念家鄉小吃的台南遊子;與對台南小吃有興趣嘗鮮的朋友。
註3:該店碗粿醬汁甜度與濃稠度個人覺得很夠;但稍微偏鹹很多,吃之前可能要先撥掉一些。
留言列表